湖北日報訊(記者祝兆林)3月20日下午,在“資智匯襄 共創輝煌”2023襄陽引資聚才高質量發展大會院士專家座談會上,中國工程院院士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劉大響和李椿萱建議,加大科研成果落地轉化支持力度,讓更多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進企業車間。
2019年7月,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襄陽市人民政府簽訂了合作協議,共建襄陽航空研究院。目前,該院已匯聚12名教授、50余名博士碩士、60余名本科生在襄陽從事研發生產工作,落地了裝備隱身、大型工業無人直升機、機柜及數據中心高效冷卻設備等5個產業化項目,孵化了5家高科技企業和一大批航空航天及新材料領域專業技術人才。
此次來襄,襄陽扎實的產業基礎,強勁的發展速度,全面的發展規劃,讓兩位院士印象深刻。近幾年襄陽航空研究院在科研成果上取得的成就,也讓院士非常欣慰。
劉大響院士說,國家要強大,發展是第一要務,人才是第一資源,創新是第一動力。產業既要創新,也要促進,科研成果轉化方面,政府做到起主導作用,以企業為主體,產學研三結合,實實在在把科研成果轉化成產業。
“科研成果的轉化,離不開政府的支持?!崩畲惠嬖菏拷ㄗh,依靠院校將科研成果轉化成產業難度較大,地方政府支持將會事半功倍,希望襄陽進一步支持襄陽航空研究院發展,充分把院??蒲谐晒嬲D化成產業,推動地方經濟和院校共同的高質量發展。
編輯【郭偉桐】